來源:株洲日報??發布時間:2020-12-29 14:58:58??作者:廖明??【字體大?。?a href="javascript:changeSize(24)">大中小】
12月28日,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,市兩型服務中心就我市兩型社會改革創新成果進行發布。自2007年12月長株潭城市群獲批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以來,株洲兩型社會建設發展活力不斷釋放、城市環境明顯好轉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、城市品質大幅提升。
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評價認為,株洲如期完成了“兩型”試點任務,是中國改革史上一次成功的試點探索。
13年來,我市主動作為,先行先試,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推進綜合配套改革。探索推進資源節約、環境保護等8個領域45個類別172項改革,做到各領域、各層次、各環節配套組合、 前后呼應、協同推進,形成整體效應;市本級出臺綠色信貸、差別地價、生態補償等153個規范性文件,以制度固化改革成果;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,共實施“一縣區一主題、一部門一專項”自主原創性改革127項。
以清水塘老工業區的“退”和17個新興優勢產業鏈的“進”為重點,我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構建科技含量高、資源消耗低、環境污染小的兩型產業體系。從2014年起,全市共淘汰落后企業1670多家,拆除煙囪800多根,服飾、陶瓷、煙花、鞭炮等一大批傳統產業實現了轉型升級。到2019年,中國動力谷“3+5+2”產業增長16%,占全部工業比重的75%。今年截至11月底,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7天,優良率為91.6%,居長株潭首位,湘江株洲段、洣水、淥江整體水質保持Ⅱ類。
通過構建共同參與、共建共享的社會化體系,兩型成為株洲市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自覺。認定市級以上兩型示范單位1000多個、兩型示范家庭2萬多戶,建成10個綜合示范片區;推廣新能源汽車,新能源出租車達到總量的85%。